肌肉注射是醫學上常用的給藥方法,哈爾濱南崗上門靜點小編帶您了解關於肌肉注射的常識內容。
肌內注射法是指將小量無菌藥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即肌肉注射或肌內注射。肌肉組織血管豐富,藥物吸收比皮下塊,且感覺神經末梢較少,痛覺較輕。
(一)適應症與禁忌症
1.適應症:
(1)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如一些油劑,混懸液等。
(2)不宜或不能口服、皮下注射,需一定時間內產生藥效者。如鏈黴素等。
(3)不宜或不能作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如安絡血、VitB1等。
2.禁忌症:
(1)注射部位有炎症、腫瘤、外傷破潰。
(2)嚴重出、凝血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顯減少或用肝素、雙香豆素等進行抗凝治療者。
(3)破傷風發作期、狂犬病痙攣期采用肌內注射可誘發陣發性痙攣。
(4)癲癇抽搐、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對禁忌,必要時可予以鎮靜。
(二)部位
應選擇肌肉較厚,且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坐骨神經起自骶叢神經,自梨狀肌下孔出骨盆斜向下外方,位於臀大肌深麵,經坐骨結節與股骨大轉子連線中點沿大腿後方正中下行。注射時要避免傷及。
(1)十字法:以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側劃一水平線,再從髂脊至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4個象限,其外上象限並避開內角(從髂後上棘至股骨大轉子連線),即為注射區。
(2)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連線的外上1/3處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緣處,使骼脊、食指、中指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與中指間構成的角內。此處血管、神經分布較少,且脂肪組織也較薄,故被廣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以病人自體手指寬度為標準)為注射部位。
聯係電話:18088778620 |
聯係人:草莓直播app下载安装大黄 |
服務範圍:哈爾濱香坊、道外、南崗 |
掃一掃,立即聯係我